上海历来是中国文学重镇,鲁迅、巴金、张爱玲等文化名人都曾长居上海,形成持续的文学影响力。这中间,张爱玲的上海是喧闹和华丽做成的,她天生就知道怎么描述,所以随心所欲;而王安忆的上海则是弄堂的寻常人家,是老上海,写的是上海骨子里的媚。现在这本散文集《王安忆的上海》,是一种还原到生活常态的本真,展现王安忆的心灵故乡。
这本《王安忆的上海》,收录的17篇文章,均以上海为主题。王安忆笔下的上海,不是五光十色的闹市,不是冒险家的乐园,也不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国际大都会。王安忆的上海,是在里弄深处的,调子低沉的,但却是实实在在的。王安忆透过里弄民居,表现底层人民的生活,每一扇窗都在诉说一个故事。敏锐的感觉,细腻的文字,辅以百幅摄影作品的真实记录,带领我们走进上海里弄的某个角落,安静、有生气、似曾相识。读之,犹如坐上了一架时光穿梭机,我们会随着作者的文字,轻松滑入她曾沉浸的旧时光。与此同时,心底久违的记忆之门也被神奇的力量缓缓打开。
王安忆是上海作家中一个独特的存在,她把生活在上海作为一种幸运。王安忆说:“文学精神对一个城市很重要,文学会提高一个城市的格调。”也许正因为如此,王安忆的作品多以上海的经历、乐趣为主体意识,付诸于笔下。如她在《物质世界》一文中,写上海是个物质的世界,倘没有抵抗力,是容易沉沦的。上海的女性在历来的文艺作品里,往往被描绘成软弱的动物,无奈于环境、遭际,最终落入悲惨的命运。可她们对物质主义有极大的承受力。她们潜在城市的内里,波澜不惊向前涌动,维持着生活的最常规。貌似平庸,其实却藏着很深的见识,历练成的涵养。
上海的繁华和历史沉淀,造成了它独特的海派文化氛围。这也是王安忆作品中最优雅,最有色彩的一些风景。她在《永不庸俗》中,分析现在文化市场为追求最大的效益,不惜迎合庸俗的趣味,写下规避现实的粉饰文字。“潇洒、飘逸、伶俐、玲珑的”写作者迅速产生,壅塞了这个城市,为这个城市披上一件轻薄亮丽的外衣。现在,上世纪三十年代的“摩登上海”又登上舞台,靡丽的声音不绝于耳,“而我情不自禁地,要在其中追寻鲁迅先生的身影”,那笨重的、巨大的身影,因有了他,“三十年代”便不只是摩登、风月、夜夜笙歌,还有铁流、呐喊、堡垒。这让我们读到了王安忆身上浓厚的人文情怀。
王安忆的这本写上海的书,就像是一支安魂曲。她的文字是对上海这个城市的忠实记述,更是对人类共有的,渴望回归本源的深层唤醒。如在《遍地民工》中,王安忆写上海这座城市,四处都是民工,空气中挟裹着他们的汗气和异乡的口音。“每日中午,不知哪一幢楼上,会响起金属的敲击声,因是居高处,传得很远。听多了,便听出那敲击有拍点,什么拍点?是某个人家乡的小调,快书,或是大鼓。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,不管是生长的地方,还是精神的归处,那个守望我们也被我们守护的地方,是自己午夜梦回时最渴望回归的所在。
读完这本风格别致、独具韵味的书,不禁感慨,王安忆靠着刻苦与韧性,在文坛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,就像对上海这个城市那样,她说:“上海总给人奢靡的印象,岂知它在浮油之下的钢筋铁骨,要不,这混凝土世界靠什么支撑起的?在这个坚硬世界里的人,必有着正直的性格,否则,就真要沉沦了。”此刻,王安忆用她温馨的感悟与思索,激励着我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。